1)第277章:剑指西南_抗日之无敌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阳此时的疯狂开挂,简直已经逆天了。

  电视制造厂产能提升到一年1500万台,已经有大量的彩色电视下线出厂,这些电视生产出来之后,直接向各部门、工厂、农村发放公共电视。

  要确保每个村,都有公共电视,电视台信号要通畅,相关基础设施都要建设。

  电视节目目前只有一个电视台,也就是每天7点半个小时新闻联播,然后就放扫盲课程,扫盲课程又分成三十多个电视台,每个台三节课循环播放。

  节假日的时候,电视台则放歌舞表演等节目。

  这是战争时期,娱乐节目很少。

  这时候国民都是要争分夺秒进行战争动员,哪有那么多时间去看电视。

  同时平板电视的产能,则是一年300万台,主要是给夜校、学校用的,使用放映课程碟片。

  另外每个村、乡镇,以及城市中的工厂、夜校,全部由教育部统一下发文具、课本、字典。

  这些费用,全部由集权承担。

  苏阳已经成立了高效率印刷课本、制造文具的工厂,实际上也没多大的负担,生产了分配下去,不需要消耗太多的劳动力。尽管负责长江以北各省的教育所需之后,规模看起来大了不少,但相比总人口来说,并不算多。

  相当于苏阳将要营造的,是一个民众只要肯学习,就有机会学习的时代教育体系。

  机会有了,就看个人能不能努力了。

  只要肯努力,到处都是渠道。

  针对师资太少的问题,苏阳还让教育部提倡学习互助会,让掌握了文化的群体以老带新。

  争取在三年之内,完成大体上的时代扫盲,五年之内基本完成全面扫盲,十年之内,完成彻底扫盲。

  而在技术学习方面,就是技校加以老带新的模式。

  在很多技术人员稀缺的工种上,师傅带个徒弟出来,集权就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带出来的徒弟越多奖励越大。

  什么给师傅打杂干活三年的规矩,则是重点破除的歪风邪气。

  对于实在稀缺的工种,苏阳就直接从系统中购买技术工人了,然后让这些碳基带徒弟。

  所以技术工种方面,只要完成扫盲,就能大量的培养出来。

  有些技术工种则需要掌握一定的数理化知识,在高薪的吸引下,也是不缺学徒。

  相当于再过几年,技术工种就不是那么缺了。

  这个基础工业化进程,大概三年之内就能彻底完成了。

  长江以北的神州各省,此时发展情况一片良好,各项工作陆续展开。

  同时在战略方面,此时苏阳正在狂修战略铁路、公路。

  这是主要矛盾,先把漠北、西域、西南连通起来。

  漠北、西域的战略铁路修建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不过西南地区却是被光头趁机给抢占了一部分,不过问题不大,打过去就行了。所以先修通往川省的铁路、公路,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