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章 士族之患(中)_三国之重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患,主公要用,也要防,到最后是要好生控制的,但是绝对不是现在,要等到外部一时没有生死危局的时候再腾出手来,主公,一定要切记啊,士族不是一天两天成的气候,即便是外部没有曹操的威胁,也要缓缓而行,徐徐图之!”

  刘琮是穿越之人,对于士族之患的理解没有那么的深,只知道在刘表死后,荆州的士族都是想投降,而江东的士族也劝过孙权投降,但是即便是孙权,最后也没有追究士族的责任。

  “这当真动不得他们了吗?”刘琮心中也是有些不爽,人家穿越都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自己怎么那么难,顾忌那么多。

  说实话,李严说这个问题之前,刘琮正打算在将来杀一批投降派的,即便是蔡瑁,张允,如果再抗曹这件事情上面拖了后腿,刘琮也准备采取一些手段架空他们,但是这个时候就忍不住又些犹豫,他很想听听李严的意见。

  李严说道:“其实士族的存在已经是根深蒂固了,寒门难以做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做官官员的名额已经被士族所把持,这就是察举制的弊病所在,被察举和被征辟的人,成为了推荐者的门生和故吏,他们以察举而走上仕途,往往对推荐者感恩。”

  刘琮心中略微的明了了一些,说到底就是官员选拔制度出现了问题,怪不得,曹操曹丕父子在一力推行选拔人才的改革,隋炀帝后来还因为推行科举制被夺了江山。察举制导致了地方选举权为少数公卿大臣和名门望族所控制,他们推进官员往往更看重出身而非能力。

  “主公,这些被推举者做了官之后,又会拿出自己手里的名额来报恩,于是累世公卿的门阀士族就形成了,察举制成为了变相的世袭。到了现在,此现象已经根深蒂固,出现了不知道多少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比如袁绍和袁术的家族,汝南袁氏连续四代都有人位至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同样四世三公的还有弘农杨氏,其余的名门,还有以王允为代表的太原王氏,以荀彧为代表的颍川荀氏,以陈珪陈登父子为代表的下邳城陈氏,崔琰为代表的清河崔氏,吴郡陆氏,河内司马氏等等。”

  刘琮感觉这个世界简直没爱了,弘农杨氏大家没听说过,杨修大家总是知道的,吴郡陆氏,好吧,陆绩,陆逊,陆抗都是他家的,河内司马氏更不用说了,出了一个妖孽司马懿。

  “这些名门望族之间,互相推举,彼此联姻,势力盘根错节,实际上也掌握了所在郡县的官吏任免权,比如关东联军考董卓的时候,当时袁绍的官职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渤海郡太守,十一路联盟军中不乏像兖州刺史刘岱和豫州刺史孔伷这样的高官,由于袁术的后将军只是个虚职,所以当时的联军中官职最高,权力最大的应该是冀州牧韩馥,可韩馥却是袁氏家族的故吏,还是靠着汝南袁氏的提携才有了如今的地位,这也就不难理解袁绍这个盟主为什么是众望所归了。”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