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二章 御书房元戎请捐躯_玉楼春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茂公接过突厥的国书看完,向苏江说道:“贵使请先到馆驿歇息,容我家圣上三思再行回复。”苏江施礼告退出了银安殿。

  李世民令退殿,只留下徐茂公、程咬金、马三宝等众位老国公到书房议事。李世民坐在书案后看了看徐茂公和程咬金等人没说话。程咬金问:“圣上,贺鲁的国书里都说什么了?你们怎么不说话了?”李世民唤过一个内侍,命他当众朗读苏江递上的国书。内侍连忙捧起国书打开逐字读了一遍。

  原来,突厥的国书上说:突厥和大唐开兵以来耗费巨大,伤亡惨重,以致民生多难,怨声载道,突厥意欲罢兵止戈,和大唐永结盟好。但有一点,樊梨花以突厥朝臣之女归顺大唐,又率兵与突厥为敌,使突厥伤亡惨重,令突厥王庭上下盛怒不已。只要李世民答应让樊梨花以死向突厥王庭谢罪,平息突厥文武众臣之怒,贺鲁立刻罢兵止戈,和大唐永结盟好。内侍读罢退到一边。

  自从大唐开国连年征战,耗费巨大,兵士伤亡无数,李世民也想早点儿平定突厥结束战乱,班师还朝过几天太平日子。如今突厥主动求和正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但是,突厥的条件太过苛刻。从突厥王庭来说,处置叛臣之女以平息众怒,给自己挽回点儿面子在情理之中。从大唐来说,为了和突厥结为盟好牺牲樊梨花似乎得不偿失。樊梨花为了中原早日一统,献了寒江关,归唐以来屡建奇功。答应突厥的条件,用樊梨花的性命换取突厥的盟好,只怕会冷了众将士的心,尤其对薛家上下没法交代。为了让突厥上下平息愤怒,就不顾归顺臣僚的性命,只怕日后有归唐之心的外藩官员因此多一份顾虑,有归降之心而不敢归降。综合利弊,李世民犹豫不决,所以才没有说话。

  程咬金听完登时就站起来了,大怒说道:“贺鲁无礼。求和就求和,还提出这样无理的条件,这哪里是求和,分明是有意挑衅。”徐茂公说道:“四弟,稍安勿躁。圣上,此事于元帅有关,以老臣之见不如宣召樊元帅进宫,看看樊元帅的意思。”

  “这……元帅刚刚损娠正在调养,此时宣召进宫只怕多有不便。”

  “圣上,此事关系两国战和之大计与元帅的性命,不方便也要宣召元帅前来,元帅会体谅的。”

  李世民沉思片刻,微微点头,这才降旨命内侍即刻宣召樊梨花进宫议事。

  樊梨花来到行宫门外下了车,黄门官看见慌忙迎上来施礼,直接引着樊梨花来到书房外。内侍进去回禀,工夫不大挑起帘栊,说道:“元帅请进,圣上和徐,程等老千岁正等着元帅呢。”樊梨花心里微微有一些忐忑,趋步低头跟着内侍进了书房。

  书房里,李世民、徐茂公、程咬金、马三宝、等众位老国公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