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 宫宴_西京梦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山火一事,足足耽搁了一月,前几日才放榜。

  他日前在军中听闻此事,还想起了回京船上遇到的那个少年,好像是叫郎英,也不知他考得如何。

  “这,这就是今年殿试一甲,状元榜眼探花郎?”正出神,旁边传来檀荇颇为不满的声音,“这三位大哥加起来足有一百多岁了吧?也就状元还能看,剩下两个什么玩意儿?做我爹都嫌老......尤其是那个探花,看着足有四十多了吧?这还叫探花郎?这都探花公了吧!”

  “阿荇,慎言。”凌萧暗暗叹了口气,“科试哪里是那么好考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能入围殿试已是十分不易。”

  他看了眼那位被檀荇嫌弃的探花,忽然想到了日前听说的一个传闻。

  据说今次殿试的头名本是这位探花郎陈艰。名单都递上去了,可圣人看到他的名字后心生不喜,觉得太过晦气,就提了排名第三的李隆声做状元,把二人的排位颠了个个儿。

  之所以提第三名,没提第二名,还有一个原因是榜眼已年近四十,且相貌平平无奇。而李隆声今年二十有五,仪表堂堂,看着更显我朝威仪。

  不过这些没必要告诉檀荇,否则又是一场啰嗦。

  “啊?都这么老吗?”檀荇的目光一路追随着马上披红挂彩的三人,咂咂嘴道,“这可太没劲了!就没个神童啥的?跟戏文里唱的似的,十八九就做了状元,又长得俊,被公主一眼相中,招来做驸马啥的?”

  “也有,”凌萧道,“我朝最年轻的状元林仕林首辅,及第时不过二十有一,尚了先帝的德音公主,传为一时佳话。文坛巨擘明皓经更是十八岁便得了殿试头名,不过他参加的是东陵的科考,所以未收录典簿。”

  “东陵?”檀荇眉头一皱,“东陵......不就是西南边角的那个小国?弹丸之地,考他们的试应该不难吧?”

  凌萧不敢置信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鹰城不也读了些书,怎的连东陵文壮都不知?所谓文尽东陵,武尽索伦。索伦有多少名将,东陵就有多少文豪。你说他们的科试难不难?”

  “诶,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檀荇道,接着掐指一算,惊道,“那这东陵的老学究可真不少啊!”

  “哎,来了来了,武状元来了!”

  两人说着话,方才游街的大马已经行过,围观群众却又躁动起来,把二人的目光也吸了过去。原来后面紧跟着武试一甲头三。

  自古文试出白首,武试出青头,是说文试及第者常常须发花白,而武三甲却往往是正当年的壮小伙。而这壮小伙中又不乏样貌出众者,因而比起文状元游街,武状元更能掀起热潮。

  说话间,就见又是三头大马遥遥而来,远远看着,风姿就与方才三位不可同日而语。

  武状元一马当先,一身玄衣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