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章 十二音坊(一)_西京梦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袅婷婷走出个十八九岁,侍婢打扮的女子来。她望着凌萧,眼睛就是一亮,接着上下打量了他几眼,才细声道:“公子请随我来。”

  凌萧被她引着上楼,这女孩儿一路上还是不住地拿眼瞅他。他从未涉足过这种场合,已经觉得处处尴尬,如今又被这女孩儿毫不掩饰地东看西看,不由觉得浑身不自在,便移开目光,打量起四周来。

  这栋楼里面面积不算大,每层看起来也就三四间屋子的样子,但装潢很雅致。那侍婢将他领到了二层尽头一间屋子前,木质雕花的房门边挂着一个紫金木牌,上书“澜漪”二字,笔锋清丽秀雅。

  侍婢推开房门,褪了鞋,引着他进去,就见里面是一间茶室,大概是孟大家平日会客之所。屋子一角还放着一把琴。

  那侍婢只将他带进来,接着就转身走了。然而走到门边时,她又回过头来,望了他一眼。媚眼如丝,是豆蔻年华的女孩儿特有的娇憨。

  凌萧忙转开目光,走到茶几旁。刚扫了几眼茶具,就听得脚步轻响,他回头一看,是那日所见的孟大家走进屋来。

  “你来了!”她见到凌萧,仿佛极为开心,脸上绽出发自内心的笑意,“请坐,蔽室简陋,不敢与国公府相比,但好在幽静。我这儿尚有些今年的春茶,是好友相赠,当奉与世子品尝。”

  凌萧在她对面的蒲团上坐下,微微颔首,道:“随意就好。”

  那孟大家遂开始煮水烹茶。她本是妓坊中人,自是熟谙此道,一套工序下来极为赏心悦目。凌萧不由多看了几眼。

  “你母亲当年也爱看我烹茶。”孟大家极善察言观色,没抬头就注意到了他的目光,手上不停,口中却娓娓道来,“她还试图学习茶道,可还没到一天就放弃了,直言烹茶比舞刀弄剑还累。”说着,她嘴角弯起,笑了笑,眼角堆出几丝细细的笑纹。

  “您......当年如何会与家母相识?”凌萧迟疑着开口道。

  听凌萧这样问,那孟大家脸上的笑意更深了,调侃道:“你是在想,阿雪一个巾帼将军,怎么会和坊间乐妓扯上关系,对吧?”说着,她轻笑了声,没让凌萧难堪,自己又续道,“这说来,话就长了。”

  “那是在二十年前吧,”她放下手中器具,让茶水滚着,自己抬起眼眸,望着空中袅袅上升的雾气,缓缓道,“当年我还是个没名没姓的小乐妓,挂牌在‘谈音阁’。我样貌不属上佳,在当时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乐馆里并不打眼,所以客人也不多。”

  她显然已经沉浸到对往事的追忆之中,虽然言语平和,并不轻浮,但所谈内容还是让凌萧感到一丝不适,遂不着痕迹地动了动身子。

  孟大家立刻注意到了他的动作,立即转开话题,继续道:“于是我便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钻研乐曲之上,常日里总是琴曲不离手,闲暇时也爱到山野之中体味自然境意。当时的教习很爱惜我在音乐上的才华,并不像管束其她姑娘那般管束我,于是我时常能自由出入乐馆。那年是海棠花宴的前几天,京中一如既往,热闹非常。我们当时受邀,在花宴上奏乐,所以我那几天有空就到野外僻静处去练习曲子。”

  “那日也是如此。我抱着琵琶,和一位友人在望京山下背阴的水面泛舟,那儿人迹罕至,四周空山围翠,但闻鸟鸣,杳无人声,正是练曲的好去处。可就在我练到一半时,忽然从一旁水道中冲出来一伙匪徒,直冲我们的小舟而来。我们当时吓坏了,放声大喊了许久,也没有人来相救。那伙盗匪转眼就到了近前,当时我想,这次算是完了。”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