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_汉武挥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侯,且非关内候,而是爵居最高的列候。

  卓王孙自是竭尽心力,依仗着卓氏在巴蜀商贾中的号召力,以自身脱商入仕的经历为鉴例,说服了诸多巴蜀巨贾出钱出人出力,投入蜀道的修筑,且许诺他们日后可从蜀道获利,也开创了大汉地方官府向民间商贾“招商引资”的先河。

  尤是巴蜀“次富”程郑被他举荐出任广汉郡丞后,巴蜀商贾们再无疑虑,纷纷解囊捐输,且为官府提供了大量外族奴隶,大大减轻了国库支出,也大大加快了蜀道的修筑速度。

  朝堂之上,卓王孙嚎啕大哭,实在是失仪且无状,诸御史正待跳出来呵斥于他,却见皇帝陛下摆了摆手,只得暂且作罢。

  满殿皆是沉寂,只闻得卓王孙掩面而泣的哭声。

  卓王孙也是久居高位了,虽有短暂“魔怔”,却也迅速缓过神来,晓得自身适才“入魔”了,涕泪纵横的老脸登时煞白如纸,忙是起身离席,趋步行至正殿中央,向高居御座的皇帝拜伏在地,意欲请罪。

  皇帝刘彻却是不待其发话,便让符节令李福再度宣旨。

  李福执圣旨在手,略带尖细的嗓音缓缓响起,一一细数卓王孙多年功绩,勉其功绩,晋爵列候,爵号“通途”,以为忠君任事之典范。

  群臣虽是羡慕不已,却也无人出言反对,虽说大汉赐爵首重战功,然文臣若功绩昭彰,也可得觅封侯,否则人人都去入伍从军了,谁还留在朝堂和官府打理政务?

  卓王孙的功绩是实打实的,官风正,家风严,所谓修身齐家治政,三者皆无可挑剔,立为朝堂典范,勉励百官忠君任事,并不为过。

  皇帝刘彻倒是“赏罚分明”,对着叩首谢恩的卓王孙笑言道:“爱卿虽因功封侯,然当殿失仪之罪还是要罚的,不若这般,近年得封候者,皆赐下皇室实业的份子,你若要抵过,便罚没半数份子,如何?”

  群臣闻言,皆是失笑,且纷纷附议。

  现如今得封侯者,皇帝和朝廷皆不再封赏食邑了,而是以皇室实业的份子替代,但凡大汉社稷仍是老刘家的皇帝做主,皇室实业就不会倒,每岁分出的红利也不会少,那些份子也是能世代传下去的。

  群臣晓得,皇帝陛下倒非舍不得那些许份子,卓王孙更不会太过在意,毕竟卓氏不差钱,能变相“以赀赎罪”,自是皆大欢喜,诸御史也有台阶下。

  果不其然,卓王孙复又连连谢恩,直道愿将所有的份子都用来抵过。

  皇帝刘彻却是摆摆手,笑道:“这可不妥,终归要留下半数,这皇室实业的份子非止是每岁分润红利,亦可视为我大汉天家对忠君报国者的肯定,你已得为列候,子孙日后可袭爵,将这些份子好生传下去,后人也就不会忘却你今日之功绩,卓氏也就无愧世家之名了。”

  卓王孙闻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