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6章 开幕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是微生物地高质量复杂基因组的成功组装,帮助我们更好的发现关键优异变异基因,同时在它们的群体动态历史以及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陆时羡眉头一扬,心想院士不愧是院士,一下子就找到问题的关键。

  他所做的研究其实只是三代测序技术应用的两个小方面,即远缘杂交品种以及对高质量基因组进行组装和注释,用于基因资源的挖掘。

  而张院士却能联想到后面才会发展壮大的应用方向,群体动态历史和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都是和比较基因组结合,用来研究关键性状和基因,在物种进化,适应性机制以及育种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和张院士的交谈无疑是很有收获的,尤其是他在抗虫转基因水稻上所做的思路和研究,让陆时羡叹为观止。

  要知道,这位可是在中南海各位领导面前作过“转基因科技知识”主题内容汇报的人物。

  他在面对转基因科学的态度和陆时羡殊途同归。

  基因水稻产业化的决策不应受制于民意,而应按照法规和程序走,相信科学共同体的决定。

  第二天,在会长张齐法的主持下,第十五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正式召开。

  这一天并没有他的事情,除了最开始的几项常规议程,开幕致辞结束后就轮到各大专家学者进行特邀报告。

  来自华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汪灵玲院士的报告非常精彩,她着重介绍了自己团队在大豆单倍体诱导的遗传和分子机制上所做的一些探索。

  来自华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长锋院士分享了他在染色质高级结构及其表观遗传调控机理上的研究发现。

  不同于之前在学校时期参加的野生植物保护年会和一些讲座,陆时羡在底下听得如痴如醉,有一些关键环节,他恨不得冲上前和他们当面交流。

  只可惜这些大佬醉心研究,时间太紧,刚做完报告不久就离开了会场,赶回了实验室。

  很快,第一天的报告内容走向尾声。

  所有人开始有序退场,顾洪雅走到陆时羡跟前笑着问道:“小陆,听这么认真啊,我刚刚走过来,你都没有发觉,报告都结束了,你还在想什么?”

  陆时羡如梦初醒,感叹着回道:“以前听不懂就算了,现在听懂之后才发觉是真的太精彩了。他们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无疑已经到了一个很深入的地步,每一个结论都有详实地来源和严谨的逻辑闭环。”

  听完,顾洪雅有些意外:“你到底想研究什么方向?怎么感觉你对刚刚讲的几个方向都感兴趣。”

  “大的方向当然是植物遗传和育种领域,不过小的方向那就不好说了,其实对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和发育遗传学都有不小的兴趣。虽然我最近在比较基因组学上投入的精力不小,也获得了一些成果,但和几位院士的研究比起来,还是单薄了许多。”陆时羡谦逊地回应道。

  顾洪雅反倒被他的谦虚说笑了:“呵呵,明天你的时间可和他们一样长!”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