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9章 都先坐下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屏幕上的ppt切换了一页。

  再次显现的几个字是:【全长转录组测序】

  他必须在这短短的二十分钟内将他最核心的内容阐述和表达出来。

  这对报告者的学术素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一场双重考验。

  陆时羡的声音通过话筒,再次在会场里回响。

  “第二代测序技术具有测序读长的限制,那么在测序前就需要先将样本mrna打碎为小片段,后再通过参考基因组比对或拼接的方式识别转录本,这就会造成一定的错误比例,同时在也很难区分单碱基水平的差异。

  “通过三代基因测序技术,我们得到更长读取长度的测序数据。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对完整的mrna直接进行从头测序,从而得到转录本的全长信息?它可能就能够研究特定细胞或组织中所有转录本类型及其相对表达水平,而不是仅限于几个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减少,陆时羡终于赶在规定时间内将这个部分说完。

  匆忙喝完一口水,陆时羡终于微笑着面向所有人说道:“我的报告到此结束了。”

  “在这里,我还想说一句。国际上的资源分配通用规则是先到先得。”

  “抢占了先机,谁就抢占了未来!”

  此时,整个会场都沉默了。

  “我是谁?”

  “我在哪?”

  “我要干什么

  不是他讲的不好,实在是他的内容太惊人了。

  要不是陆时羡提前打了预防针,说这只是个人预测,而非真实存在的东西,估计现场早就炸锅了。

  如果他讲的内容都能得到实现,那这些东西扔到国际上,绝不只是一两个深水炸弹的问题,而是直接变成两颗”核弹“了。

  陆时羡看着静悄悄的会场,也很无奈。

  什么情况,怎么一点反应没有?

  于是他重新拿起话筒,继续说道:“下面到答疑时间,关于这两个部分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

  “另外关于三代测序技术的应用的未来展望还远不止此,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私下里找我交流,我都来者不拒。”

  话音落下,许多生物学家条件反射似的站起来,直觉敏锐的他们坐不住了,通往未来新世界的大门好像又打开了一扇!

  这下不好了,场面太多火爆,以致于快要控制不过来。

  “大家不要急,一个一个来。”看着越发拥挤的人群,陆时羡不得开始客串主持人的责任说道:”请大家保持冷静,都先坐下,算了,我随机点吧!

  当天晚上的宴会上。

  只有屈指可数几个人的私密包间里。

  张齐法颇为郑重地向他问道:“小陆,依你看现在国内有大力发展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必要吗?”

  听到这个问题,想起前世华国被动的局面,陆时羡点了点头,但不知为何又想起来导师徐志鸿的教诲,又马上摇摇头。

  这个操作让包间里的几人都看不懂了。

  陆时羡于是解释道:”发展肯定是要发展的,只是不是现在。”

  “就跟我在今天上午答疑的时候说的一样,一些研究手段还不具备成熟的条件,就比如已经提出很久的高通量染色体构象分析技术.....”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