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章 与宝洁公司的合作(求订阅)_财团的诞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的6个。

  这次的7号货柜码头,连同投标,填海以及购置设备,预计总费用将高达70亿港币。

  不同于三年前拿下6号码头时还需要和九龙仓合作,现在的和记黄埔已经不缺钱了。

  黄埔花园的开发已经进入尾声,仅这一个项目就能为公司带来超过50亿港币的利润,而7号货柜码头的建设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和记黄埔在交付了标的费用后,账上仍然保持着充足的现金流,足以支持公司继续扩张。

  和记黄埔的会议室里,刘元昊坐在首位,他的两边分别坐着马世民和霍建宁,其余的管理层老外依旧占据了一半还多的位置。

  霍建宁自从79年回港后便被刘元昊网罗到了和记黄埔,最开始从财务工作做起,在刘元昊的刻意栽培下,他逐渐展现出自己的能力,现在已经成为公司仅次于刘元昊和马世民的第三号人物,被视为刘元昊的肱骨重臣,也是马世民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会议开始后,刘元昊先对之前码头的竞标做了总结:

  “我们已经拥有葵涌4、6、7号货柜码头的发展权,这三个码头正好又连在一起,7号货柜码头的建设要加快,管理也要跟上。葵涌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速,有成为全球第一大港口的潜力,这笔买卖绝对划算。”

  国际货柜的负责人立即出言附和。

  等他说完,刘元昊又说起另一件事:

  “美国宝洁公司在进行了一番调研后,决定进入内地市场发展,由于担心不熟悉内地的政策和市场,想找一家香江的公司合作,于是找到了我们。对于这项合作,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马世民是最早知道这个项目的,第一个发言: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宝洁有技术,内地有市场,我们有销路,还可以调和双方之间的关系,合作的好的话可以实现三赢。”

  他说完后,除霍建宁外,其他高层纷纷发表意见,没有一个人反对,全部表示赞同。

  刘元昊看向霍建宁,笑着问道:

  “你不说话,是不是有不同意见?”

  霍建宁清了清嗓子,看着刘元昊说道:

  “马生刚才说的很对,这是一个能实现三赢的合作项目。不过我研究过宝洁公司的发展历程,发现他们成立的合资公司在发展起来后有甩掉合作伙伴的习惯。所以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在合同上不能给宝洁轻易甩掉我们的机会。”

  这个说法让刘元昊眼前一亮。

  “你是说宝洁今后有可能甩掉我们搞独资?”

  “宝洁有技术,一旦掌握了我们的销售网络,未必不会存有踢开我们的心思。”

  刘元昊点点头,前世宝洁找到李黄瓜合作,条款中就有股份回购的款项,导致宝洁在内地的经营最后做成了独资。

  “那这次和宝洁的谈判就由你来负责。”

  刘元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