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7章 兵发成都 5000字更新_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是好景不长,明军这一败走,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矛盾又尖锐了,他们两个就像沙土和粘土一样捏不到一块儿。

  原因是他们还得商议下一步的打算,孙可望又要登基,李定国主张继续进兵追歼明军,两派毫不退让,势同水火,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但是论实力孙可望相对雄厚,这些年孙可望作为张献忠最信任的皇长子,虽然这个皇长子是干的,但是张献忠没有亲儿子,这就相当于他的亲儿子,这些年的浴血奋战,共进共退,张献忠早就把这四个儿子视为了亲生儿子。

  孙可望这些拉帮结派,除了艾能奇,手下有十几万人追随者,实力非常雄厚,李定国这边除了刘文秀外,现在手下也有十多万拥护者,这样大西京师城都就成了他们两派的一争高下之地。

  一场大战互有伤亡,消耗的当然是大西军的势力。

  正在这时,高桂英和李岩率领明军卷土重来,一下把大西军杀得大败,这次连大西军的老巢都都丢了。

  这哥俩分裂之后,实力大减,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高桂英和李岩节节胜利,一直把大西军的残余赶出了四川。

  最后李定国带着一支残兵败将占据了贵州,仍然打着大西的旗号,要与大明决战到底,挽救大西,拯救他的父皇张献忠,因此他在贵州招兵买马,积草屯粮,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孙可望带着一支残兵败将,跑进了云南,想占据云南跟明军纠缠,但是当时云南王沐天波不答应,带着当地的好几万土司军队又跟孙可望干上了,哪知道受到重创的孙可望连沐天波也打不过,想再去联合李定国,也没脸了。

  孙可望只好钻了山林,走投无路,濒临灭亡之际,突然得到消息,缅地王莽达和莽白也开始争皇位了,双方兵戎相见,莽白实力不抵,孙可望就派人联系莽白,表示全力支持莽白,杀败了莽达夺得了皇位,莽白继位后全力支持孙可望,与沐天波再次对阵。

  缅地王从中周旋,人单势孤的云南王沐天波觉得斗不过孙可望和缅地军,明朝军队又鞭长莫及,而且现在更关键的是老主崇祯皇上不在了,少主人也就是崇祯皇上太子才十五六岁翩翩少年,并没有掌握实权,据说在宫中跟个傻子一样,天天只知道读书,主动把位子让出来了,林毅成了监国。

  如果这里面没有猫腻的话,这个太子的确大脑有毛病,他能重新兴大明吗?很明显大名大权旁落。

  这个经过林毅对他这个云南王态度究竟如何,他心里也没有数。

  因此思前想后,最后沐天波选择了妥协,两家联合共谋大业,就这样,在缅军的支持下,孙可望与沐天波兵合一处占据了整个云南。

  但是他们双方协定达成一致不再提大西,而是打出了新旗号“清君侧”,目标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