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四章:持续震惊!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扫。

  砖瓦厂面积不小,整个半山腰,以前有的树木都给铲除了,现在放眼望去,一眼就能看清楚,超过十亩地的范围,全都堆积着摆放的密密麻麻的红砖和青瓦。

  严东明站他身旁讲解:“四口窑,都是直径八米,高四米,一次一口能烧一万来块,四口四万来块,挖土、和泥、摔砖胚,三四天弄好,差不多等砖胚晒干透了,就开始烧窑,这一烧就是三天三夜,等彻底冷却再开窑。”

  “第一波码放、晾晒砖胚的时候,同时再次和泥,到这时开完窑,第二波砖胚进场再次开烧,人不歇,窑也不歇,挖土、和泥、摔砖胚、码放、烧窑、开窑都有专人负责,各管自己那一块,分工明确。”

  “这样下来,第一波十天能起四万多块,第二波四天就能开窑,第三波第四波也是,一直到现在,四个月时间,我们烧了一百三十多万块砖。”

  书记韦达还没开口,李季成便问道:“这样连轴转,不耽误地里的活吗?”

  严东明解释道:“一个生产队一百二十号人,一口窑二十个人就够,开春以后地里的活不太忙,也就除草、施肥、灌溉,不用很多劳动力,妇女也能顶半边天,也就是农活最重的时候,就比如眼下秋收,我们才稍微缓一缓,先集中精力把粮食收了,再来烧窑。”

  听着,韦达不由点头:“农业是农村的根基,搞集体工业是对的,但是地里不能忘,没有收成,烧再多的砖瓦也买不来粮食。”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书记这话说的对。”李季成大为叫好。

  韦达看也跟着笑起来。

  末了,突然队伍中的革委会崔副主任,问道:“你们烧了四个月的砖,卖了不少钱,到时候怎么分配?”

  严东明神情不由凝重起来,思考着,便照本宣科回答:“还是算工分,留够集体的,剩下的按照工分多寡发工资,同时根据干活时的具体表现,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给奖励,偷奸耍滑的,当然就没有奖励。”

  崔副主任继续问:“没有劳动的没有工分?”

  严东明点头:“是的。”

  就在崔主任进一步问时,他又说道:“我们是轮流出工,保证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年轻劳动力,去砖瓦厂做工,保证每家每户都能拿到工资。”

  “同时,也保证不会有人因为砖瓦厂做工有额外的工资,地里干活没有,而不去种地,导致抛荒现象的发生。”

  崔主任这下无话可说了,不是按劳分配,又没有耽误种地,就没有可抓的把柄了。

  “养猪场也是一样,每家每户都出人,不过砖瓦厂是出男性劳动力,养猪场出的是女性劳动力,这样下来,地里的活不会耽误,年底,每家每户都能多出两份收入。”

  包产到组种小麦,一年下来,每家每户能拿五六百块。

  再加上砖瓦厂,也能拿一千块出头。

  加起来,就是一千五百多块,这年头,农村一户人家有这么多钱,比起城里人也丝毫不差,别的村里的人要知道南窑大队家家户户这么有钱,这上门介绍对象的媒婆还不得踏平门槛,哪家的姑娘不眼巴巴地盼着嫁过来。

  还有这养猪场,一头猪按三百斤算,十二头猪三千六百斤,一斤一块,差不多是三千六,一家一户分不到七块钱,最少不过。

  不过能分一点猪肉,也值了,猪肉可是好东西啊,谁不喜欢吃那肥乎乎的肉。

  若是翻四倍,养殖60头,一年每家每户也能增加三十五块,翻四十倍,也不过600头猪,平均下来一个妇女照看6头,一年下来增加三百块收入。

  加起来快两千块了。

  ……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