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五章:老家的变化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光,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要去公社了。”

  “去公社,你去公社干嘛?这么小的事情,用得着跟我说?”林晓光乐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当干部了,以前是大队书记,不入流的,现在入流了,去公社干排名第一的副主任,协助常书记管理公社各项工作。”

  林晓光一怔。

  严东明当大队书记前,是插队知青,他的户籍,自始至终都在常安縣里,后来经过全大队村民选举,才当了大队支书,才入了党,但他不是国家干部,不吃国家财政饭。

  这样的人,根本不在公务员体系之内,眼下,却直接去乡镇当官,当镇长或乡长,经此与镇书记或乡书记下的第一人,也是神奇。

  “怎么回事?”林晓光很疑惑。

  “不止是我,县里的李季成副主任,也得到了提拔,现在转正了,是县书记,前几天才提拔的,哦,对了,小光,你爸也提了,比我早几天,现在是燕塔区分局书记。”

  严东明的话,让林晓光小吃一惊。

  韦达作为书记不好表态,李季成却是支持农村改革的,眼下提拔,有些突然,但细细想来,联系眼下上层态度,不言而喻,这并没有多意外。

  至于林爸出任分局局长一职,说起来还真点快。

  毕竟今年三月份,长安市行政区划再次变动,五区一县,其中郊区一分为三,变为霸桥、卫央、燕塔,同时他所在的郊区分局,也一分为三,他调到燕塔分局,担任副局长,小进一步。

  没想到才半年时间,竟然直接转正。

  “有空回家看看吧。”这样想着,他便笑着道:“东明哥,恭喜你了,你这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严东明叹口气:“新官上任,我这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下手啊,管一个公社,可比管一个大队难多了,南窑大队还好,其他十个大队,要多艰苦有多艰苦,你不知道,我上任几天,头发都白了。”

  林晓光笑笑:“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你应该早有准备才是。”

  “话是这么说,但是真的太难了。”严东明很头痛,他忽然心中一动,试探道:“我知道你脑瓜子聪明,要不你帮我出个主意?”

  “主意也不是没有,主要看你敢不敢干?”

  “说来听听!”严东明感兴趣了。

  “很简单,南窑大队吞并其他的十个大队,或者,云台公社把所有的大队全部整合,然后发展集体工业,就看你敢不敢干?”

  严东明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涉及到整个公社一万人,还是体制改革,哪有这么简单?

  林晓光笑笑:“不说这个事了,中央设立深镇特区,你知道吧?”

  “知道,和我们有关系吗?”

  “最近一年内,很多农村都自发实行改革,包产到组,你都有看到吧?而且,中央的态度越来越明朗,包产到户很可能会在全国实行,南窑大队必须做好准备。”

  “做什么准备?”

  “包产到户,我们不去参与,地一旦分下来,再收回去可就难了,趁着还没分给家家户户,还能实行集体式的机械化农业,这方面大队先别急,现在要做的是另一件事。”

  “什么事?”

  “不管是包产到组,还是包产到户,农业小型化是必然趋势,以前集体农业时代,农用机械都比较大,不适合小门小户用,现在你可以去找韦立夫他们,设计一些小型农机,比如旋耕机、收割机,还有小型的拖拉机、三轮车等等……”

  “接下来,南窑大队,能否从手工业、低端制造业,升级为机械工业,就看这一步了。”林晓光目光坚定。

  “好,我知道了,先去研究一下。”

  “另外的话,我现在在香江华闰,你去找雷猛,我有事叫他做,具体怎么做,他知道,你转达一下就可以了。”

  “好。”

  ……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