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二章 劝降_城姬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瑾,看来袁术放弃皖城了……”孙策这几天闲的直吐泡泡。

  是真的吐泡泡,用芦苇管在酒樽里吐泡泡——这用芦苇管喝东西的习惯,还是在金陵染上的。

  自柴桑出兵后,孙策和周瑜轻易便拿下了皖口,之后两人将皖城围三缺一,但是却围而不攻,期望可以围点打援。

  虽然白图给他们命令,仅仅是拿下皖城,但是……理论上只要皖城安安稳稳的拿下不丢,继续向北进军,也并不算是违令。

  只是白图不会再增兵,划给他们的粮草也是有限的。

  不过孙策、周瑜也都是年轻气盛,希望在并不破坏白图“广积粮”的大政策的情况下,依旧取得更大的战果!

  如果……能够将石亭、夹石道掌握在手里,将来白图想要北上的时候,就完全可以走皖城一路,无论是去舒城、还是去寿春,都很容易。

  然而强攻肯定是不可取的,周瑜一直想要从夹石道中,将敌军引过来增援,但是……

  对方毫无增援意愿的态度,周瑜的围点打援变得毫无意义!

  “恩,已经七天了,我们直接劝降守将吧。”本来周瑜其实也没报太大希望。

  “交给我吧!”孙策闻言眼睛一转,当天下午,就开始了他特有的劝降方式。

  只见皖城外,卡着一箭之地的距离,孙策军开始原地建造云梯,不慌不忙的样子,令城上的守军又是憋屈、又是紧张……

  攻城器械造了半天一夜,第二天一早,孙策又是扛着船锚、骑着普通战马上前。

  这次却并不是叫阵,而是为了“劝降”!

  “袁术叛汉为乱,逆天而行,如今我奉白公之命,拨乱反正,就淮南百姓于倒悬,尔等若是心中尚有忠义二字,便开门受降,白公宅心仁厚,定能网开一面。”孙策在城下喊道。

  通常情况下,仅仅是无谓之举的“战前喊话”环节,在白图一系的将领用来,也显得倍具奇效,城上不少伍长、什长,真的交头接耳起来,甚至……士气开始明显下降。

  按说为了治下军民收心,诸侯之间相互诋毁,已经是常态。

  毕竟诋毁对手,比抬高自己更容易——前者只需要动嘴,后者还要行动来配合。

  如此一来,百姓对于防守一方,会先天多几分好感。

  袁术的大仲,平时的确没少诋毁白图,只是有“咸使知闻”的效果在,袁术的任何诋毁,都无法在民间掀起波澜——淮南当时可是全境“播放”的!

  而且袁术的宣传,虽然歇斯底里,但在百姓看来却绵软无力……

  无非是指责白图违逆人伦、不当人子那一套,很难引发百姓的共情,反而白图的“杀一人如杀我父”,对于久为乱世、乱军所苦的百姓来说,才是真正的掷地有声、鸣金震玉!

  尤其是淮南临近中原,并不似江东,宗族势力以“邬堡”自守。

  在这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