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下之乱预言现 第一百六十七篇_踏歌长安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众多的几场征战中,要论冲锋陷阵的勇猛,首推许子建的表现最为勇猛,仅仅凭借手中的一柄亮丽红雪缨枪,便可杀敌无数,破兵百万。

  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

  在战火连天的前线时,许子建也常常以身作帅,冲锋陷阵,无所畏惧,对敌拼杀时,取人首级犹如探囊取物。

  “……”

  “……”

  这几番战斗下来,更是足足让大唐的威名震慑住了周边的几个小国。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民心背离的高句丽,以及百济,吐蕃等国,输是必然的事情。

  只是民心溃散,兵败如山倒。

  鱼诚和高仙芝两人,也没有想到,进军会如此神速异常。

  在与敌将的战斗中,众位将士听了鱼诚几句言语,至今仍记在心田,能学习到许多东西。

  在冲锋陷阵时,鱼诚会说:“君子百义也,岂能落贼人之耳呼!”

  在守卫疆土时,鱼诚会说:“央央鼠辈,也想企图夺我大唐之命运。”

  “此生不护唐土,我鱼诚誓不为人!”

  在怠慢前行时,鱼诚会鞭挞自己说道:“我可以走的慢一点,但一定要走对路……”

  因为战斗接二连三的胜利,直接使唐朝军队的威望达到了顶峰状态,一时之间,鱼诚,高仙芝,许子建,封常清等人风光无两。

  但是,这遭受到了朝廷中正在实施计划的安禄山,史思明两人的忌惮。

  “看来,不除掉这个鱼诚,迟早是我们的阻碍!”

  “寻找个机会,把他解决掉!”

  “绝不能,让一两个人毁了我们的计划!”

  “大哥的交代,你我二人要切记。”

  “放心,当然不会忘的。”

  瞬间两人达成了共识,为了迎接安西都护府林立的计划,安禄山和史思明决定把重心放在了针对鱼诚上面。

  唐历,753至754年。

  长安京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鱼诚因为上建言献策,直言不讳的他,不懂得圆润其词,得罪某些权臣的贵族利益。

  这一下子,就让安禄山,史思明抓到了把柄。

  直接上奏词给唐玄宗,解除点鱼诚的兵权。

  但被唐玄宗驳回,因为,唐玄宗不相信,鱼诚会有起兵造反的想法。

  得到拒绝的安禄山,依旧不死心。

  从而,史思明让安禄山向杨玉环进言,说鱼诚有谋反之心。

  “……”

  ……

  …………

  接二连三的谣言,唐玄宗稳固的心态渐渐也有些动摇了起来。

  若鱼诚真有谋反之心,光是凭借唐朝军队的羽林军是无法抵抗。

  一时之间,唐玄宗竟然拿不定主意。

  正在此时,安禄山,史思明假借杨玉环之名,对鱼诚实行打压,口巧舌簧的两人,从来不输任何的武将。

  然而,鱼诚没有说话,一切都得交给证据处理。

  这时,安禄山再度谎称鱼诚有调戏杨贵妃之嫌,甚至在唐玄宗的面前,继续参报了鱼诚一笔!

  瞬间让唐玄宗大怒,下达皇令直接封锁书香阁。

  但唐玄宗鉴于鱼诚对自己有救命之恩,并没有选择出手诛九族,灭百家亲人。

  这个时候,鱼诚突然明白,这应该就是大漠刀客李妙绝说的预言。

  “安禄山……”

  “史思明……”

  “这两个人将会给大唐带来史诗级别的灾难,且是不可估量的。”

  于是,在重重压力下,鱼诚为了明哲保身,甘愿交出兵符,自废武官文官爵位,并交还书香阁和龙泉剑,退出大唐朝廷的纷争漩涡之中。

  随即,鱼诚举家搬出了长安京城,前往桃花谷。

  在桃花谷里修建了一所温馨的小木屋,养身修性。

  “希望,就此平息了吧。”

  鱼诚看了看天空,他之所以没有选择出手,那是因为他在等待一个人。

  银龙传人。

  一个手臂上具有月亮形状的人。

  公元755年,十二月。

  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造反,唐玄宗迫于压力,在一众大臣的建议下,逃离长安京城,前往蜀郡避难。

  天下顿时烽火连天,战争四起,百姓们民不聊生。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