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779章:把机会留给年轻人_大明皇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只是武将,哪里会去关心这些事情,便摇摇头。

  朱英笑着伸出三个手指。

  蓝玉迟疑了下,猜测道:“三百万石?”

  朱英笑着说道:“是三千万石。”

  蓝玉当即倒吸一口凉气。

  三千万石是什么概念。

  一石约一百五十斤,三千万石则相当于四十五万万斤粮食。

  现在大明一石粮食价格,约在一贯钞左右浮动,换个说法,等于是安南去年向大明进贡了三千万两白银的等价大米。

  而在此前,大明一年的岁入,也不到五千万两白银。

  然而今日,不过小小安南,竟然可以供给大明如此之多的粮食。

  要不是这话从太孙的口中说出来,蓝玉绝对会认为是满口胡话。

  要知道哪怕是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现在湖广的粮食产量也就在七千万石左右。

  之所以这么少,是因为现在的湖广还没有彻底的开发出来,一直到满清雍正之后,湖广的粮食年产量才达到三亿石左右。

  然而虽然湖广产粮这么多,但不可能全部都给朝廷赋税,百姓还要吃饭呢,况且南粮北运,西北地区都需要靠着湖广的粮食来过活。

  安南这边,也是先保障本地区的粮食储备后,多余的才会进行上贡大明。

  这么对比起来,具体安南产量多少暂且不知,可定然要比湖广更多。

  自然,这跟安南水稻一年三造有很大关系。

  在前几年,其实湖广的粮食产量还要更低一些,这些年因为朱橚去了湖广,把农学堂也搬迁了过去,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成熟,才使得湖广的粮食产量每年都在提升。

  朱英虽还未设立农业部,但实际上有关于农业这方面的事情,基本上已经全部交给朱橚在打理了。

  朱橚也算是才以致用了。

  前几年朱橚决定去湖广发展农学堂,是因为朱英跟他讲述了关于杂交水稻的想法。

  杂交水稻,就是寻找更加优良的种子,更好的种子,从而改善水稻的产量。

  朱英只能给个方向,他也不是农业专家,而朱橚便是为了这个方向,才毅然决定去往湖广,醉心杂交水稻的研究。

  这不是短时间能够出现成效的事情,后世都花了几十年,穷其朱橚一生能不能出现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朱英都不得而知。

  但这必然是为后世造福之事。

  说不准能成呢,毕竟在实验这块,其实很多时候,运气也是非常之大的因素。

  相比朱橚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朱英当然是更倾向于占领南洋。

  现在,仅仅是安南一地,就能给大明上贡如此之多的粮食。

  如果把整个南洋打下来,那大明的百姓,还怕吃不上一口饱饭吗。

  这是目前看得见,摸得着的路子。

  “那暹罗如此有粮,早知道我就应该多要一些粮食了。”震惊过后,蓝玉有些后悔的说道。

  朱英却笑道:“他也不见得有那

  请收藏:https://m.bqger.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